返回

大明嫡皇孙,开局救活太子朱标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8章 远去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章。

    中书省则辩解说,中书省每天收到的奏章少则四五百封,多则一千二三百封,有些的确事关重大,但有些就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,如果中书省不加甄别筛选就送到御前,那是一种懒惰和不负责任的行为。

    朱元璋根本听不进去这套说辞,胡惟庸案后,废了中书省,设立了通政使司,所有奏章一律送往通政司,然后再由通政司送到文华殿御览御批。

    通政司和中书省相比,啥也不是,相当于个门卫室。

    所有的重担都落到朱标肩上。

    为了看完这些奏折,朱标每天起五更睡半夜,累得精疲力竭,身体每况愈下,不是上了火,就是受了风寒,晚上睡不着,白天没精神。

    最要命的是,朱标并非啥都懂。

    比如边事,比如水利,比如财税,比如盐铁、茶马,都是专业性极强的,做决策并非拍拍脑门就行了,得有智囊团。

    朱元璋御下太严,动辄滥杀,部院和地方官员本着少说少错的原则,在奉章里只请示,不提供任何参考意见。

    朱标病了两三月,无人处理的奏章堆积如山。

    以朱标的身体状况,想要全部看完,大概又得死一回。

    朱元璋分派朱允熥帮忙整理奏章,各部各省分门别类码放整齐,方便朱标翻阅。

    朱允熥故意将来自云南的奏章码在朱标够不着的角落。

    看着老爹夜以继日地拼奏章,真怕他又病倒了,可是却帮不上忙,只能干着急。

    朱元璋向沐英传去旨意,命他带三万五千兵,火速奔赴四川,一举平定月鲁帖木儿之乱。

    洪武二十五年七月初八日,云南黔国公府派人到了南京,报告沐家于六月十三日收到朝廷圣旨,但沐英已于洪武二十五年五月十九日病逝了,随即向朝廷上了奏章,问朝廷为什么没有批复。

    沐英竟然死了,朱元璋惊得目瞪口呆,不禁流下泪来,责问朱标:你连沐晟报丧的奉章也没看到吗?

    积存的奏章太多,也不知道哪个要紧。这段时间主要关注延绥和宣大一带。

    "明知道要派沐英平叛,云南的奏章为什么一封也没拆?"

    朱标十分委屈,"我哪能料到沐英……"

    朱元璋:"兵贵神速,耽误了这么久,月鲁帖木儿肯定势大了!如何是好?"

    果然才过了两天,蜀王府和四川三司先后派人到京,报告黔国公己死,根本没有赴任,四川无人领兵,月鲁帖木儿攻州克县,情况十分危急。

    朱元璋火了,命傅友德挂帅。

    朱标道:"颖国公腿摔折了,走不动了。"

    朱元璋吼道:"那就抬过去!"

    朱标:"命傅友德立即赴川,为稳妥起见,火速派人到岷州,命蓝玉赶往四川,谁先抵达四川谁领兵。"

    朱元璋恼着脸不说话,算是默认了。


第18章 远去(2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